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动态

“新时代黄金”石油一直被传要枯竭了,后石油时代的能源会是啥?

来源:广东智造 时间:2022-10-15 作者:蜗牛 浏览量:

就像如今的“手机电量焦虑”一样,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担心地球上的石油会不够用,估算着石油的“续航”极限。几十年前,有人给出的答案是50年。几十年后,有人的答案还是50年。

石油会枯竭吗?技术发展,石油“用之不竭”的愿望能实现吗?人造石油行不行?新能源距离替代石油还有多远?页岩油会是后石油时代的“王者”吗?

01. 石油资源被誉为“新时代黄金”

如果大家熟知世界史,那应该知道在近现代曾兴起过“淘金热”,无数人奔向大洋彼岸加入了淘金的行列,都渴望挖到人生的第一桶“真金”以此飞黄腾达,在那时确实有许多挖到金矿的人一夜暴富,而黄金在世界市场内甚至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流通货币”,相较于会贬值的纸币,黄金的保值明显更高。石油一经出现,针对其价格和国际影响力,立即被定义为“新时代黄金”,可见其国际地位之高。

石油的出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相较于原始的煤矿,使用石油更加方便,产生的能量也更多。石油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液态、气态或者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image.png

我们需要知道,石油在很早就被人们开发利用了,经过探查发现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人当时已经有了开采利用石油的先例,至于那种远古时代为何会有开发石油的技术至今为止都是个谜。而“石油”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我国是在北宋时期,由当时的北宋学者沈括命名。

石油大多产于地下,因此在石油产地或者油田附近我们总能看到大量的钻井,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的开采量也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一般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化,不可再生。

而石油不单可以作为燃料使用,还能以此制造出许多化学工业产品,比如塑料、杀虫剂、溶液和化肥等等。正是因为它不可再生又被广泛利用的特性,才被定义成“新时代黄金”,美国前国务卿甚至表示,全球哪个国家控制了石油,那么就等于控制了全世界。

不过细数二战结束以来,世界范围之内发生的大型国际事件似乎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说伊拉克的战争、苏联解体事件和科威特战争等等。石油作为现阶段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的能源,其使用价值早已超过了黄金,成为众人争抢的目标也不足为奇。

02.石油到底能“续航”多久?

如今,石油以各种形式参与着人类生活。从塑料到口红,从化肥到沥青,当然还有汽油、煤油等,各类石油产品用途广泛多样。

为什么人们担心了这么多年,石油的“续航”极限却被一推再推?

王铁冠院士认为,技术发展是重要原因之一,“技术的发展和对储量的估计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以大庆油田为例解释:“刚发现油田时,我们对其地下两米以内的油层不具备开采能力。随着技术发展进步,实现了对两米以内薄油层中原油的开采,大庆油田储量随之翻番。勘探开发超过60年后,大庆油田常规油气资源已经进入开发的中后期。去年,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勘探宣布取得重大战略性突破。”

在担心“石油会枯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又有观点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石油越采越多,用不完。

王铁冠院士表示并非如此。“毕竟生成石油要以千万年计,而人类开采和使用石油的速度非常快。从长远来看,化石燃料终将被新能源替代。”

03. 新能源、人造石油能替代石油了吗?

那么,石油将何时被新能源替代?

王铁冠院士表示,当前各种新能源的技术尚未发展成熟到可以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的阶段。“技术上要可行,经济上也要合适。在我们可预见的将来,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还不容易被替代。”

关于石油的成因,目前存在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两种说法。在国际上,有机成因的观点较为主流。该观点认为,生物死亡后被埋藏在地下,地下温度增加但通常不超过200度时,经过几千万年的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可以引起干酪根裂解而生成石油。

04. 石油能不能人造呢?

另一个问题来了:石油能不能人造呢?

王铁冠院士告诉大家,能。“油母页岩也就是油页岩,是一种富含干酪根的页岩。将油页岩开采后加热,进行蒸馏、干馏,就可以将干酪根中复杂的有机物质的大分子裂解出烃类,生成可作为燃料油的页岩油或进一步将其制成汽油和柴油,这是人造石油的途径之一。”

我国人造石油工业在上世纪5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辽宁抚顺及广东茂名是我国重要的人造石油生产基地。

不过,他也指出,从经济层面考量,人造石油成本太高。

05. 找寻原油的“dna密码”

在油气勘探中,人们常利用石油的“dna密码”——生物标志化合物来读取原油的信息。

“石油是运动的,人们找到石油的地层、地点一般不是石油生成的地方。”王铁冠院士介绍,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子骨架保留了生物体的分子骨架,能表征有机物质的生物来源,比如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可以探究石油是由哪套地层生成的,也可以指示石油是哪类生物形成的。

目前,c18~c23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是唯一由中国学者鉴定、命名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1978年,王铁冠在一次野外地质勘察时捡到一块灰绿色碎石,在放大镜下观察到其中含有沥青。

在石油地质工作中,人们常把天然沥青视为“油苗”,因此这很快引起了王铁冠的注意。他当即选点进行人工槽探,挖出了三米八厚的黑色沥青砂岩。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同位素年龄测定等方法,他确定这是一处古油藏。

当时,仪器和分析手段有限,十年后,王铁冠团队用气相色谱—质谱仪从中检测到一个当时在国际文献中未报道过的新化合物系列。后来,经过色谱—质谱标样共注,他们于1990年确定了这一新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结构,并将其命名为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王铁冠院士表示,迄今仅在我国元古代的地层和油苗、沥青中,检测到13ɑ(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的生物标志物,可能寓意该系列化合物是元古代时期的标志性产物,对于我国古老地层和深层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06. 即使石油真用完了,页岩油技术革命还能撑3000年

人类的发展是动态的。记得1865年,英国经济学家斯坦利·杰文斯预测本国煤炭资源10年内将耗尽,引发煤炭恐慌,为此第二年英国首相格拉斯顿还成立了煤炭供应委员会。如今看100年前英国人的行为,是不是觉得很可笑。

也就是说,担心煤炭做什么,现在我们的能源需求,都用石油了。可是50年后的石油用完怎么办?

其实不用50年,因为现在就已经出现替代石油的能源了,那就是页岩气。这是美国发明了一项新技术,叫页岩油技术,和传统原油的性能几乎完全一致,也可以认为页岩油就是地球制造石油的半成品。

美国《油气》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页岩油储量约11万亿~13万亿吨,远远超过石油储量。

页岩油储量是石油储量的100倍,预计可供人类使用3000~4000年,而且还有不断新勘探出来的页岩油矿藏,所以地球的页岩油储备也至少能用3000年。

如今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已经实现能源自足,美国产油不仅超越俄罗斯和沙特,成为采油采气第一大国,还对外出口呢!

你看,曾经的油老虎,现在都成出口商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