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消息,扬州市哈工大机器人科创中心成功研发并推出具有人类外形的体感随动机器人产品,这款机器人能够跟着操作者同步起舞。
眼前这款机器人产品就是由哈工大机器人(扬州)科创中心推出的类人型体感随动机器人,操作者通过穿戴具备动作捕捉功能的体感捕捉服,可实现远程同步操控。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科创中心科创展陈团队电气工程师陈刚介绍,机器人拥有两条自由度极高的手臂,它可以通过动作捕捉功能,来实现一些抓取物品 跳舞等精细的动作。
据了解,这款机器人由该中心科创展陈团队研发,团队10多名核心成员均为90后成员,平均年龄仅28岁。该项目从去年7月正式立项研发,计划应用于科博展馆等场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该团队采用实时传输、三维空间定位等技术,先后突破机械结构设计、信号捕捉等技术难题,将机器人动作延迟等性能指标做到了行业领先。
陈刚介绍,机器人延迟大概精度在0.01秒,像国外有的延时率可能都会在0.5秒差不多这么一个数值。我们能做到0.01秒,首先是通讯传输 其次就是软件优化、调试过程。
当天,在位于生态科技新城的HRG扬州科创中心一楼展厅,记者看到一款通体黑白色、身高和人相仿的机器人。“这是我们团队最新研发的类人型体感随动机器人。”科创展陈团队电气工程师陈刚一边介绍,一边进行演示。
只见机器人跟着使用者,一会儿有节奏地跳舞,一会儿将球握在手中并旋转球体,一系列流畅的动作让人直呼神奇。然而,这些复杂、细致的动作,其实并非靠机器人单独完成,而是通过人类在远端控制。
“机器人能学人做动作,奥秘就在使用者穿戴的设备上。”陈刚介绍,使用者穿戴的体感捕捉服分为头戴式装置及数据手套。启动开关后,人开始操控,信号通过传输线传至机器人,机器人就能做出同步动作。
科创展陈团队负责人陶福邦说,去年7月份他带领团队开始研发体感随动机器人,计划应用于科博展馆等场景。
“研发机器人并不复杂,难的是怎么通过有限的传感器把人的姿态辨识出来,达到体感随动的效果。”陶福邦说,目前常见的“机器手”有真空吸盘、气动爪手、平行夹爪等,但都缺少灵活性和智能性。所以,让机器人拥有一双和人一样灵活的手成为诸多科研人员的研发目标。经过反复试验,他们采用实时传输、三维空间定位等技术逐一攻克难题。经过近三个月的软件算法调试,机器人动作延迟仅为0.01秒,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0.5-1秒的误差值。
“除了延时短,这款体感随动机器人还集合了机器人领域的诸多先进技术。”陶福邦介绍,例如机器人身躯采用了新型轻质材料和加工工艺,上身、手臂、手指可进行多角度运动,同时机器手的负载重量达600g。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智能机器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之一,机器人技术从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向多领域迅速扩展。
“未来,随着多方位功能拓展研发,我们将会为其配备5G传输、穿戴设备、摄像头等模块,并且拓展面部识别、语音交互、远程控制、安全监控等功能。”陶福邦说,拥有这些模块和功能的机器人,有望在远程医疗或排爆等场景中大显“身手”。“可以预见,体感随动机器人将在科学研究、医疗应用、游戏体验、文旅展陈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Powered by 广东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