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动态

复盘我国自主煤气化技术的“圆梦之旅”,历史30年“洋技术”在中国结硕果

来源:广东智造网 时间:2023-06-24 作者:智造人才网 浏览量:

30年前,中国引进的第一套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德士古气化炉),在4月11日这一天建成并一次投料开车成功,随后它为我国煤的洁净高效利用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30年后,随着这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炉投产在即,以鲁南化工为链主的山东省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链,也将迎来这一世界级的前沿科技助力!

气化炉采用了先进的第三代洁净煤加压气化技术,较现有水煤浆气化技术效率可提升10%以上。这个气化炉是为配套正在建设的己内酰胺产业链节能减碳一体化工程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安装并投入运行。

                 历史30年“洋技术”在中国结硕果,复盘我国自主煤气化技术的“圆梦之旅”

1、历史的巧合,有时却意味深长

就在这台“大家伙”运抵后不久,“庆祝中国首套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建成投产三十周年座谈会”在鲁南化工举办。鲁南化工30年前建成的那台水煤浆加压气化炉,承载了鲁南化工几代人的梦想,拉开了中国现代化煤化工的序幕!

揆首过往,“第一动力”的时代交响,在记忆深处回荡:

——1990年,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一套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德士古气化炉),在鲁南化工开工建设

——1993年4月11日,建成并一次投料开车成功

——2000年,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由山东能源集团和华东理工大学共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新型水煤浆气化炉在鲁南化工完成中试

——2005年,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工业化示范装置在国泰公司建成投产,该技术也随之开始在国内外推广

——如今,世界最大的4000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新型水煤浆气化炉落户山东能源荣信化工,该自有技术占据世界煤气化领域“半壁江山”

革故鼎新开画图。从第一到第一,经一次又一次转折性创新,“新型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已铸成民族自主品牌,持续支撑着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

鲁南化工,也成为中国煤化工的摇篮、新型煤化工的旗帜。

2、从第一到第一,秘诀在于敢于“吃螃蟹”

用煤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必须先把煤变成煤气。但在1993年之前,我国煤化工领域基本采用固定层造气技术,方法落后、效率低下。

1983年,经原化工部和国家计委批准,鲁南化工开始着手引进当时世界第五套、中国第一套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技术,并于1993年4月11日建成投料试车成功。

作为我国首套工业示范装置,为走引进与配套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当时只引进了关键的工艺软件包,部分辅助设备采用了国产化配套,比全套引进装置节省投资近一半。由于原创技术的不完善和技术拥有者对使用者的约束,造成了运行不稳定。

为“驯服”这套技术,鲁南化工利用两年时间实施技术攻关,解决了水煤浆气化方面的17个技术问题、气体净化方面的8个技术问题以及耐硫催化剂使用方面的问题。新系统1995年实现全面达产,同年该成果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鲁南化工也被美国德士古公司授予海外运行最佳奖。

“老前辈”敢于“吃螃蟹”,为鲁化人种下了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种子”。

3、从第一到第一,巨变的“种子”以惊人的速度繁茂生长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解决“卡脖子”问题。

2000年和2004年,由原兖矿集团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两项国家“863”课题:“新型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和“新型干煤粉加压气化炉技术”在鲁南化工完成中试。

2005年7月21日,“多喷嘴对置式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千吨级工业化示范装置”一次投料成功,生产出的有效气成分比相同条件下的德士古生产装置高1.5%—2%,煤耗、氧耗则低7%。

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技术人员依靠科技创新,攻克了近千项技术难题,创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带压连投”新工艺。

                         历史30年“洋技术”在中国结硕果,复盘我国自主煤气化技术的“圆梦之旅”


“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研发成功让我国第一次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煤气化技术。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瓦莱罗多次组团前往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考察,并签下总价约1600万美元的技术合同。这是鲁南化工首次实现向原技术引进国输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更先进的同类技术。

截至目前,该技术已向多个企业转让204台套,约占全球份额的35%,投煤总量约占全球气化技术份额的45%,位居第一。

千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的工业化成功,见证了中国人自主煤气化技术的“圆梦之旅”。从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从美国引进第一套德士古气化技术,到本世纪初向美国出口多喷嘴对置式新型气化炉技术,中国的煤化工人依靠科技创新和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信心,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杀出技术垄断的包围圈,圆了几代煤化工创业者自有技术梦想。这一自主新技术堪称高擎自主创新火炬,撑起民族工业脊梁的“大国重器”!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