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资讯

5招帮你解决难加工材料,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延长刀具寿命

来源:XS资料网 时间:2021-01-10 作者:春天 浏览量:
5招帮你解决难加工材料,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延长刀具寿命
航空件一般属于难加工材料,选用高质的难加工材料刀具,必须具备超细晶粒刀具基体、锋利的切削角度、强壮的切削刃口、耐热的表面涂层等。根据以往加工难加工材料的应用经验,加工方法和参数的合理选择,对于加工这类难加工材料非常重要,使用特殊的加工技巧对于提高加工效率、延长刀具寿命是很有效的。

无论采用哪种加工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切削部位的刀尖和零件被加工区域的温度,防止被加工零件表面硬化和刀尖温度过高,增加散热区域、控制切削力。如采用摆线走刀和大进给铣削等方法均能提高其加工效率,延长刀具寿命。

一、充分冷却
第一:充分的冷却、适当的加工线速度、有效的断屑、合理的刀具夹角对于控制刀尖温度非常有效。
对于同时具有内冷却的CNC机床和刀具,应该尽量使用最利于降温的内冷却功能,以便使强有力的高压水流带走大量的切削热,确保加工区域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即使没有内冷却功能的机加工设备,也建议使用外传内冷却刀柄,同时增强冷却压力,改善冷却效果。

二、掌握加工节奏
第二:适当地控制刀具的切削力和切削速度,也是降低加工区域温度、延长刀具寿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常加工难加工材料一般均采用精磨的刀具刃口、较小的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根据不同的难加工材料、零件结构和加工设备等因素,选用合理的切削线速度非常重要。在通常加工中,镍基合金应控制在20~50m/min,钛合金应控制在30~110m/min,PH不锈钢应控制在50~120m/min。

三、摆线切削法
第三,摆线切削法可最大限度减小切削区,使得刀具的实际切削夹角最小,延长刀具每齿的散热时间。
无论是采用摆线加工、螺旋插补和大进给铣削方式,其目的都是降低切削力、减小切削区温度。摆线切削法可最大限度减小切削区,使得刀具的实际切削夹角最小,延长刀具每齿的散热时间;螺旋插补使得每齿切削量相对均匀,特别是在拐角处最为明显;大进给切削方式,以小的切深、大的进给有效地减小了切削力,使得加工中产生最小的切削热,加工区域温度最低。

四、保证合理断屑
第四,保证加工中断屑,也是控制温升的有效途径。
一般在金属加工中大量的切削热产生在切屑上,有效地断屑会使加工中产生的大量切削热被切屑带走。通常情况下,在加工中我们不希望有长的切屑产生。对于难加工材料的加工更应该注意,特别是对于粗加工工序,在整个加工系统刚性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使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产生断屑,尽量采用逆铣方式,使形成的铁屑由厚变薄,并且铁屑形状为“9”字形、“6”字形或“C”字形。

五、保持有效刀具夹角
第五,加工中保持适当的有效刀具夹角,使得刀具的每一个有效加工齿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最长冷却时间。
加工中保持适当、合理地刀具有效夹角,非常有利于提高难加工材料的切削效率、延长刀具加工寿命,对于加工难加工材料零件极为重要。刀具有效夹角,反映到切削参数上与切削深度Ap和切削宽度Ae以及刀具直径Dc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加工难加工材料时,应尽量避免满刀切削。在实际加工中,刀具的切削夹角每增大一倍,刀具寿命会减少约30%。

东莞潇洒职业培训学校开设课程有:高升专、专升本学历提升、全日制中职学校学位、积分入户、数控编程培训、塑胶模具设计培训,压铸模具设计培训、冲压模具设计培训,精雕、ZBrush圆雕培训、Solidworks产品设计培训、pro/E产品设计培训、AutoformR7工艺分析培训,非标自动化设计、PLC编程、CNC电脑锣操机、平面设计等培训,潇洒职业培训学校线下、线上等网络学习方式,随到随学,上班学习两不误,欢迎免费试学!
联系电话:18029180991(微信同号)QQ:3461766451
学校官网:www.dgxspx.com 智造人才网:www.58hr.net
学习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潇洒职业培训学校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莞太路南城段1号203室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