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资讯

UG数控编程重要的编程切削参数分析

来源:XS资料网 时间:2021-02-03 作者:李琳 浏览量:

UG数控编程重要的编程切削参数分析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到的是一些关于UG编程切削参数的分析

切削参数对话框如下:

从切削参数里的种类一个个来解析。

策略

切削

切削方向:顺铣和逆铣(这两种铣法,在这不做过多的说明,做加工中心编程应该都清楚)

精加工刀路

精加工刀路是指:在加工时靠近侧面时,会按要求添加刀路来精加工侧面。

1、如果不勾选时,没有精加工刀路。

2、如果勾选时,就会添加精加工刀路。

A、刀路:指精加工的刀路的次数。

B、精加工步距:最后精加工刀具切削量(有两种计算方式1、刀具直径百分比:2、毫米计算)。

注:当切削层为多层时不建议使用这个。否则每层都有精加工刀路,最后导致编程在实际加工中沉冗。

余量

部件余量---整个加工区域各个部位的余量(当个设置了,下面的几余量设置无效)。壁余量---整个加工区域的侧面的余量。

最终底部面余量---整个加工区域内的每个加工层的底面余量。

毛坯余量---指刀具偏离已定义加工区域毛胚几何体的距离。

检查余量---指为了防止刀具在加工时过切的一个余量。

公差

内、外公差就是对应图纸的正、负公差。

拐角

凸角

延伸---指刀具中心轨迹是加工形状偏置刀具半径形成的,不做任何改变。

绕以对象滚动---指刀具中心轨迹是在加工形状偏置刀具半径且在外形凸角处以圆弧过度形成的。

延伸并修剪---指刀具中心轨迹是加工形状偏置刀具半径、且当延长过长时轨迹在不过切时而自动缩短轨迹形成的。

光顺

所有刀路---指在加工区域内拐角处以某个圆弧过渡形成的轨迹。

无------指在加工区域内拐角处以部件形状自然偏置形成的轨迹。

半径

这是设置拐角处圆角的大小,计算方式有A:当前刀具直径的百分数;B:毫米来设定。

步距限制

指拐角处刀轨之间的比常因子(倍数)一般设为150即可。

连接

切削顺序

区域排序---指加工的所有区域以一定顺序加工。

A:标准:以电脑自动计算出来的为准。

B:优化:以逆时针为区域加工方向。

C:跟随起点:加工的区域是以设置各个加工区域的起点为加工顺序。

D:跟随预钻点:加工的区域在这加工方式之前有预钻了的过程。

优化

区域连接----这个选项是指当加工区域内有凸台时,轨迹会自动优化减小抬刀次数。

跟随检查几何体---当加工时设置了检查几何体时,轨迹会自动优化检查几何体所影响的轨迹。

开放刀路

开放刀路---指加工区域为开放的形状。

A:保持切削方向:在同层的每条刀轨的进刀与退刀方向是一致相同的。

B:变换切削方向:在同层的每条刀轨的进刀与退刀只有一次。

当选短距离移动上的进给时

变换切削方向加生成轨迹时在同一层的每刀轨进刀之间的距离要在下方设定的数值范围内不会产生第二次进刀点,否则会产生。

跨空区域

跨空区域:指加工的部件的区域的中间有个地方不需要加工。

运动的类型

A:跟随---当轨迹遇到空区域时,就会抬刀来让开不加工的区域。

B:切削---当轨迹遇到空区域时,就会自动把不加工的区域一起加工。

C:移刀---当轨迹遇到空区域时,就会快速移动一个下面设定的距离然后先加工要加工的区域。

最小移动距离是指在跨空区域刀具移动的距离。

空间范围

刀具夹持器

当勾选使用刀具夹持器时。在生成刀轨时会自动检查刀具夹持器是否干涉。

更多

安全设置

部件的安全距离:指刀轨与部件的凸台、检查几何体的一安全距离防止撞刀或过切。

计算方式有:A、刀具直径的百分数;B、毫米。

下限平面

是指加工区域内的深度底面(默认为所选加工区域Z向最低平面)。

不用去操作选、就行默认即可。

东莞潇洒职业培训学校目前开设课程有:学历提升、积分入户、数控编程培训、塑胶模具设计培训,压铸模具设计培训、冲压模具设计培训,精雕、ZBrush圆雕培训、Solidworks产品设计培训、pro/E产品设计培训、AutoformR7工艺分析培训,非标自动化设计、PLC编程、工业机器人、CNC电脑锣操机、平面设计等培训课程,潇洒职业培训学校线下、线上等网络学习方式,随到随学,上班学习两不误,欢迎免费试学!
联系电话:13018636633(微信同号)  QQ:1740467385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莞太路南城段1号203室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