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资讯

3D的数控编程一般很少采用手工编程

来源:智造人才网 时间:2021-07-01 作者:春天 浏览量:

3D的数控编程一般很少采用手工编程

加工中心编程是一个合格加工中心操作员必须掌握的技艺,然而编程也是困扰很多朋友的难题。相信可以打开您学习加工中心UG编程的兴趣之门。


一、数控编程基础


1、编数控程序的作用——为什么要编写数控程序?


数控机床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床,加工时,是根据工件图样要求及加工工艺过程,将所用刀具及各部件的移动量、速度和动作先后顺序、主轴转速、主轴旋转方向、刀头夹紧、刀头松开及冷却等操作,以规定的数控代码形式编成程序单,输入到机床专用计算机中。然后,数控系统根据输入的指令进行编译、运算和逻辑处理后,输出各种信号和指令,控制各部分根据规定的位移和有顺序的动作,加工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工件。


2、数控程序标准——数控程序是什么样子?


数控机床必须把代表各种不同功能的指令代码以程序的形式输入数控装置,由数控装置进行运算处理,然后发出脉冲信号来控制数控机床的各个运动部件的操作,从而完成零件的切削加工。


3、加工坐标系与机械坐标系——两者是一回事吗?


大部分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规定:假设工作台不动,操作员站在机床前观察刀具运动,刀具向右为X轴,向里为Y轴,向上为Z轴,均为右手笛卡儿坐标系。


编程时在工件较方便找正的位置确定的零点为编程零点。模具厂的工件,因开始加工的坯料大多是长方体,一般零点选在工件的对称中心。


4、程序代码——常用的代码是有哪些?


在众多机床系统中,目前常用的数控程序代码是G代码。


二、编程软件介绍


1、复杂程序怎么编?编程软件有哪些?究竟哪个好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3D的数控编程一般很少采用手工编程,而使用商品化的CAD/CAM软件。


CAD/CAM是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的核心,主要功能有数据的输入/输出、加工轨迹的计算及编辑、工艺参数设置、加工仿真、数控程序后处理和数据管理等。


目前,在我国深受用户喜欢的、数控编程功能强大的软件有Mastercam、UG、Cimatron、PowerMILL、CAXA等。各软件对于数控编程的原理、图形处理方法及加工方法都大同小异,但各有特点。


2、典型数控机床控制面板介绍


作为CNC数控编程员,首先要了解自己所编的程序是如何运行的,所以有必要学会某一种数控机床的操作,如果有条件,最好是能正确实际操机达到一定程度的水平,再学数控编程,这样可以使所编程序切合实际。常用的典型数控系统有FANUC(日本)、SIMEMENS(德国)、FAGOR(西班牙)。

三、数控机床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电源接通。要检查各电表是否正常、气压表是否正常、油水仪表是否正常。如无问题可按POWER ON按钮接通电源,几秒钟后机床自检,CRT显示坐标。如出现报警信息,先自己分析排除,解决不了的,立即报告上级请专业人员处理。


(2)机床回参考零点,手动或自动,以便使机床正常运转。


(3)分析数控程序单,对照编程图形,了解整个走刀情况、对刀方式及装夹方式;准备刀具、量具及夹具;在机床上按要求装夹工件。


(4)工件分中找正,将工件坐标系零点的机械值输入到G54、G55等存储器。


(5)装上刀具对刀,将长度补偿值输入到H值。


(6)复制数控程序,根据现有的刀号、补偿号修改程序的头部及尾部。


(7)开高压气吹风。


(8)在DNC状态下通过DNC网络传送数控程序。


(9)一开始要慢慢进刀,等待刀切入工件时,切削平稳正常时才将进给倍率开关调到正常速度。调转速开关,使声音洪亮,切削平稳时为止。根据要求确定合适的转速S及进给F,使每刃切削量达到合理高效的要求。


(10)如果加工钢件,开粗时要密切关注刀粒的磨损程度,发现有问题要及时调整或更换。


(11)要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床精度、刀具转动精度及加工误差有所了解,要和编程员密切沟通,使光刀时留足够多的余量。


(12)加工完成要在机床上对照编程图形进行测量。如不合格,要分析原因。要通过调整编程余量重新编程或调整补偿数再加工,直到合格为止。

四、对初学者的忠告建议


学好UG数控编程应具备的知识——文化程度不高,能学好CNC吗?


CNC编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要学好,单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事先学好一定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


要能用UG或其他软件进行基本的3D绘图和基本的操作。因为要使刀路优化必须要整理图形、修改图形,有时还要增加或减少辅助线、辅助面。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莞太路南城段1号203室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