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资讯

利用被加工的材料的基本特性- -塑性

来源:智造人才网 时间:2021-07-16 作者:春天 浏览量:


利用被加工的材料的基本特性--塑性


冲压加工


• 基本加工法


–沖剪加工


–彎曲加工



利用被加工的材料的基本特性--塑性, 以沖壓機械配合模具的沖頭和母模, 將材料沖斷或成形為所希望的形狀.



–沖剪加工


將材料切斷成適當形狀的剪斷加工法, 為最常使用的加工方式.







– 彎曲加工


將材料彎曲成預先所決定的角度的彎曲加工法.







– 抽引加工


材料抽引成所需要的圓筒狀或角筒狀的加工法.








冲压加工






模具零件可分為直接與加工有關之主工具, 及輔助主工具功能的輔助工具



主工具


沖頭和母模



輔助工具


沖頭固定板, 母模板, 脫模板, 墊板, 模座, 螺恮及合梢, 模柄






輔助工具


沖頭固定板



-使沖頭固定於上模座.


母模板



-固定母模的模板。母模經由母模板


固定於下模座上







墊板


-加工時承受沖頭壓力之模板.



脫模板


-本來的用途是將沖剪時附著於沖頭上的廢料剝除掉, 多數場合也用來當作沖頭之導引用。




模座


-分為上模座及下模座



-沖頭和母模之對位用, 使沖頭上下運動時有所導引。



-使用模座時, 上下模可一起搬運, 裝於沖床上之調整及對位皆容易





螺栓及合梢


-用來固定各模板及模座.



-合梢為組立時定位用.



模柄


-模座固定於沖床滑塊之固定零件.







經如上說明的的零件組合後如右圖所示, 此一模具的脫模板固定於母模, 稱為固定脫模板式之沖胚模冲压加工







沖胚模為了使製品精度提高, 將脫模板和沖子同時運動, 加工時脫模板可將素材壓住, 稱為可動脫模板式之沖胚模







冲剪加工


一.沖剪加工過程


沖頭下降接觸材料到沖剪加工完成的過程,此一複雜的加工過程, 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各過程敘述如下:



1 .擠壓凹陷之形成時期


從沖頭到接觸素材表面開始, 到素材因受沖頭之壓力而產生塑型變形.



2.剪斷面形成時期


當沖頭繼續下降, 沖頭之刃口切入材料內部, 形成漂亮的剪斷面




3.裂痕發生時期


沖頭切入材料, 材料的內部, 特別是沖頭和母模刃口之引張應力逐漸變大時, 從沖頭和母模的刃口開始產生裂痕.


4.裂痕貫通時期


沖頭和母模貫通刃口所發生的裂痕, 隨著沖頭之下降, 裂痕繼續成長變大, 最後在上下兩刃口間的裂痕持續成長而貫穿材料.




二.沖剪負荷


1 .素材在沖剪加工過程中, 受到沖頭行程(沖頭之侵入量)之進行,產生隨時間變化之壓縮應力Pp和摩擦力 2 Fp之作用力.



2.沖剪負荷(沖頭力)P即是指此一壓縮應力Pp和摩擦應力 2 Fp之和.




3.右圖為被加工材料內部之應力分佈和工具作用力之負荷分佈.



4.材料之內部與工具刃口接觸即條紋較密處, 產生很大的應力.



5.素材內部從應力最大的刃口接觸部位, 開始發生裂痕, 至於沖頭之剝落等破損, 則由負荷最大之角隅部發生




三.沖剪製品的形狀


1 .經過加工後之製品切口面, 不是理想中全是漂亮的剪斷面, 而是由擠壓凹陷圓弧、 剪斷面、 破斷面以及毛邊等構成的切口面。



2.同時, 製品也會有彎曲的現象,此一切口面和被加工材料之特性及加工條件, 皆有微妙的變化關係.




四.沖頭或母模剪斜角


1 .在沖頭和母模的任一方加上剪斜角, 沿著輪廓線徐徐地進行剪斷,可使沖壓加工之力量降低。



2.剪斜角位於面對金屬之工具側,在剪斷終了會使材料產生彎曲.



3.沖胚加工時, 製品為輪廓線之內側, 因此剪斜角應設計在母模側,不能設在沖頭端面之垂直平面上



4.沖孔時, 剪斜角應設在沖頭側..機械負荷小於最大沖剪負荷, 此時可在工具刃口製成剪斜角來減少沖剪負荷, 但要注意到其剪斷能量反而會增加。




五.二次逃角


1 .為使沖剪製品容易通過母模落下取出, 有從模面平行部幾mm處以下開始作成斜角(Taper), 也有作成落差的逃料方式.



2.平行部愈小愈好, 決定平行部的大小時, 需要考慮母模切刃部磨耗的限度與其再研磨量.



六.間隙


1 .母模孔和沖頭輪廓之間的間距稱為間隙, 對於加工力量及製品切口面之形狀, 有很大的影響.



2.間隙和製品的剪斷面形狀、 尺寸精度、 加工力、 加工能量、 模具壽命有關。



3.最適當的間隙值, 依被加工材料的性質(抗拉強度、 伸長率等)、 材料厚度、 沖剪速度等之不同而異.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莞太路南城段1号203室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