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资讯

数控车床的出现使企业摆脱了那落后的加工技术

来源:智造人才网 时间:2021-08-10 作者:春天 浏览量:


数控车床的出现使企业摆脱了那落后的加工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使用数控车床可以提高加工效益,创造更多的价值,数控车床的出现使企业摆脱了那落后的加工技术,数控车床加工的工艺与普通车床的加工工艺类似,,连续自动加工完成所有车削工序,因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对于高效率的金属切削加工来说,被加工材料、切削工具、切削条件是三大要素。这些决定着加工时间、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经济有效的加工方式必然是合理的选择了切削条件。


切削条件的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深直接引起刀具的损伤。伴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刀尖温度会上升,会产生机械的、化学的、热的磨损。切削速度提高20%,刀具寿命会减少1/2。


进给条件与刀具后面磨损关系在极小的范围内产生。但进给量大,切削温度上升,后面磨损大。它比切削速度对刀具的影响小。

用户要根据被加工的材料、硬度、切削状态、材料种类、进给量、切深等选择使用的切削速度。


最适合的加工条件的选定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选定的。有规则的、稳定的磨损达到寿命才是理想的条件。


然而,在实际作业中,刀具寿命的选择与刀具磨损、被加工尺寸变化、表面质量、切削噪声、加工热量等有关。在确定加工条件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切削加工三要素如何确定


如何正确选择这三个要素是金属切削原理课程的一个主要内容,金属加工微信摘录了部分要点,选择这三个要素的基本原则:


(一)切削速度(线速度、园周速度)V(米/分)


要选择主轴每分钟转数,必须首先知道切削线速度V应该取多少。V的选择:取决于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加工条件等。


刀具材料:


硬质合金,V可以取得较高,一般可取100米/分以上,一般购置刀片时都提供了技术参数:


加工什么材料时可选择多少大的线速度。高速钢:V只能取得较低,一般不超过70米/分,多数情况下取20~30米/分以下。


工件材料:


硬度高,V取低;铸铁,V取低,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时可取70~80米/分;低碳钢,V可取100米/分以上,有色金属,V可取更高些(100~200米/分)。淬火钢、不锈钢,V应取低一些。


加工条件:


粗加工,V取低一些;精加工,V取高些。机床、工件、刀具的刚性系统差,V取低。如果数控程序使用的S是每分钟主轴转数,那么应根据工件直径,及切削线速度V计算出S:S(主轴每分钟转数)=V(切削线速度)*1000/(3.1416*工件直径)。


(二)进刀量(走刀量)


F主要取决于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精加工时,表面要求高,走刀量取小:0.06~0.12mm/主轴每转。粗加工时,可取大一些。主要决定于刀具强度,一般可取0.3以上,刀具主后角较大时刀具强度差, 加微信:steven52014送宏程序教程一份,进刀量不能太大。另外还应考虑机床的功率,工件与刀具的刚性。

(三)吃刀深度(切削深度)


精加工时,一般可取0.5(半径值)以下。粗加工时,根据工件、刀具、机床情况决定,一般小型车床(最大加工直径在400mm以下)车削正火状态下的45号钢,半径方向切刀深度一般不超过5mm。另外还要注意,如果车床的主轴变速采用的是普通变频调速。


合理选择刀具


1.粗车时,要选强度高、耐用度好的刀具,以便满足粗车时大背吃刀量、大进给量的要求。


2.精车时,要选精度高、耐用度好的刀具,以保证加工精度的要求。


3.为减少换刀时间和方便对刀,应尽量采用机夹刀和机夹刀片。


合理选择夹具


1. 尽量选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避免采用专用夹具;


2.零件定位基准重合,以减少定位误差。


确定加工路线


加工路线是指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零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


1.应能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


2. 应尽量缩短加工路线,减少刀具空行程时间。


加工路线与加工余量的联系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