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机械/自动化

棒料给料机的类型和选择标准

来源:广东智造 时间:2022-10-18 作者:dwp 浏览量:

3b62384c9b66f9b7c60c6da5b2e3be04.jpg

单杠给料机,该单根棒材进给器的棒材更换大约需要3分钟。自动的“钢筋结束”信号告诉机器操作员清除残留物并装入新的钢筋。

棒料给料机有两种通用类型:静水型和流体动力型。两者都为特定应用提供了明显的优势。

在静压棒进料系统中,棒位于一系列通常由塑料制成的引导通道中。这些通道类似于翻盖,其上半部和下半部围绕坯料闭合以将其固定在原位,并在车削过程中提供稳定性。这些引导通道通常必须接受各种尺寸的更改,然后才能进行更改。静水压杆进给系统是弹匣式系统,通常具有12英尺的压杆容量,可自动重新加载压杆库存。

290aedcf2f00a3448896eb9d254501e7.jpg

在流体动力棒料进料系统中,棒料被保持在进料管中,并被加压的油流包围。大多数流体动力棒材进料系统都要求一次手动将棒材重新装载一次。要更改液压动棒进料系统中棒料的容量,必须更换进料管。

任何棒料进给单元的底线是帮助自动交付用于制造精密零件的库存。本文着眼于完成任务的两种比较流行的选择。

除了每个系统的基本设计之外,另一个区别是每个系统如何使用液压油。在静液压系统中,大量的油被泵入每个封闭的导向通道中以形成流体动力支撑,而推杆或推杆前进机构独立于油系统,并由伺服电机操作。

流体动力杆进给系统使用油既在推动活塞上施加压力以前进料,又将油供应到进料管的前端以形成流体动力支撑。当杆旋转时,油将其包围并推向它,以及推向进料管内径,以形成流体轴承或流体动力楔形物。该动作用于使棒料在进料管中居中,并用作消音器。随着杆速度的增加,对中力也增加。

哪一个更好?选择完全取决于应用程序。但是,每种类型都有性能因素,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应先了解这些因素。让我们看一个典型的应用,即单主轴瑞士式CNC车床,以建立比较基础。

选择用于该机器的棒料进给系统的首要考虑因素是零件数量。根据经验,如果零件数量达到数千,则全长杂志式静压棒进料系统将是最佳选择。这是因为静压料斗式棒料进料机本质上是自动化系统。如果大批量零件运行需要无人值守的机器操作以提高效率,那么静液压型棒状送料器将比静液压型系统更满足运行需求。

如果生产运行在数百个零件中,则液压动棒进给系统将运行良好。液压动杆进给系统可以被认为是兼职自动化。当零件运行数以百计时,操作员仍然可以有效地使用多台机器。即使流体动力棒给料机要求手动装载单个棒,但在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产量中断的可能性也很小。

这导致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购买考虑因素–零件的长度和制造它所需的周期时间。如果加工周期时间短且零件较长,则在某些机器中,一根12英尺长的棒的使用寿命不会超过10分钟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使用静液压型全长料斗给料机。它具有自动加载库存的功能,使其成为此应用程序的最佳选择。

如果零件很小,或者是用难以切割的材料加工而成的,需要很长的循环时间,则可能需要整整一天才能消耗一根12英尺的钢筋。通常,对于这种类型的应用程序,操作员始终会在场。操作员总是在检查零件,可能是其他零件,因此不需要完全自动化,因此液力杆进给系统将是最经济高效的选择。

如今,趋势是越来越高的转速,尤其是在单主轴瑞士式机床中。随着转速的增加,杆的不稳定性也会增加。进料管的内径越接近原料的直径,系统提供的稳定性就越高,并且转速越高。使用液压动棒进料系统,客户可以经济地选择最佳的进料管内径。Lexair等动压棒材进料系统制造商制造的进料管直径较小,在Lexair的情况下为1/8英寸,并且可以制造特殊规格以适应任何棒料直径。

这种灵活性是液力棒材进料系统的主要优势。如果一家商店经营许多不同直径的棒材并且生产少量零件,那么快速而简单的转换为合适的进料管尺寸将使液力棒材进料系统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转换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静液压系统,因为必须更换引导通道以适应不同的纸料尺寸,因此需要更长的转换时间,因此需要更长的机器停机时间。

成本是选择正确的棒材进料系统的主要考虑因素。液力给料机的价格在10,000美元到20,000美元之间。静压棒材进料系统的成本从20,000美元到50,000美元不等,其中许多价格在30,000美元到35,000美元之间。但是,棒料进给系统的成本必须与车削设备的成本进行权衡。几年前,一台螺杆机可能要花费20万美元,而为其定价30,000至40,000美元的静液压棒材进料系统并不难。现在,由于瑞士式螺丝机的售价在$ 70,000美元左右,很难用合理的价格在液压棒进料系统上花费50%的购买价格,而低成本的液压动力系统可能是可行的选择,具体取决于将要使用机器的车削操作。液力给料机也是装备二手螺杆机的不错选择。同样,关键的选择注意事项是零件数量,零件长度和循环时间。

每种类型的棒料进给系统都能很好地支撑纸料,并且如果设置正确,则两个系统的实际棒料进给性能不会有显着差异。

根据系统的使用方式做出购买决定。牢记这一标准,您将为您的应用选择最佳的送纸系统。

棒料进给系统帮助医疗部件供应商提高瑞士车削生产率

在竞争激烈的医疗设备制造行业中,即使吞吐量略有提高也可能意味着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异。

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的MedSource Technologies,Inc.,向瑞士型车床添加了紧凑型棒材给料机,帮助该公司提高了各种医疗设备部件的制造生产效率。

MedSource Technologies,Inc.是为医疗设备行业提供制造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在生产小型,精密加工的部件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明尼阿波利斯的布鲁克林公园工厂提供原型到完整的生产能力,并且可以加工包括不锈钢,钛,铂和MP35N在内的多种材料,从微型到1英寸直径的复杂组件。目前,该公司正在制造用于起搏器,除颤器和牙科植入物的许多关键组件。这些零件大多数以1/8英寸直径的坯料开始,最终直径为0.030英寸至0.090英寸。公差(正负)0.0001英寸在生产基础上保持不变,平均光洁度为32 RMS。

MedSource Technologies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精度水平,其原因之一就是增加了棒料进给系统,该棒进给系统大大降低了该公司的70台CNC瑞士型Nomura和Citizen车床的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料振动。

在2年的时间里,MedSource Technologies安装了12台由Lexair,Inc.(肯塔基州列克星敦)设计和制造的Mini-Rhinobar单管流体动力杆给料机。此后,该公司又安装了18台。Mini-Rhinobar系统专为瑞士式CNC车床和小型固定头CNC车床而设计。它可以配备多达16个以1/8英寸为增量的进料管,以处理直径从1/8英寸到1 5/8英寸的棒材,并提供可处理6英尺或12英尺棒材长度的型号。在MedSource Technologies,使用大约1/2英寸的钛库存,库存尺寸从1/8英寸到1/4英寸。

“在安装棒状进给器之前,我们使用重力进给系统向每台机器供应库存,” MedSource Tech-nologies的第一位业务领班Dave Thomas说。托马斯先生解释说,在重力进给系统中,砝码用于使导杆抵靠工具。“借助重力进料系统,您达到了一定的转速,棒材开始旋转,这限制了您保持紧公差和精加工的能力。”

由于棒料进料系统提高了棒料的稳定性,因此该公司能够提高机器的转速。“我们看到棒料进给器的主要好处是它提供了配备有旋转导向衬套的CNC机床的库存稳定性。机床上的旋转衬套随棒一起旋转,从而使我们能够提高rpm,当然,

棒料进给器的设计可提高棒料的稳定性并降低车间噪音水平。油填充了棒料和进料管之间的间隙,起到了消音支撑的作用。当杆开始旋转时,流体动力将其移向进料管的中心。定心力随着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减少了振动。机油流量和压力由单个Lexair阀控制,易于维护。前摆机构包括一个大的桶形夹具,以帮助减少杆的振动;以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控件和安全互锁开关,以方便系统操作。

托马斯先生估计,对于某些工作,操作员能够将瑞士机器的转速提高50%,平均为30%。总体生产率提高了约20%。

如今的瑞士式车床比仅仅几年前的前代产品具有更快的循环时间和更小的公差。例如,Citizen L-20机器使用先进的伺服技术,可将循环时间缩短多达20%,使棒材送料系统成为生产安装中的关键组件。

这类制造操作中生产率的关键是车削中心和棒料进给系统的组合所具有的单一设置能力。Mini-Rhinobar系统可以使用遥控挂件进行操作。条形信号的末端和自动推杆缩回允许Mini-Rhinobar系统无人值守运行。

托马斯说:“当钢筋到达末端时,会响起警报,操作员将残余物拉出,装入新的钢筋,将其插入并测试抽拉套管的密封性。整个条形转换时间约为3分钟。”

流体动力棒式给料机的紧凑尺寸使其适合大型或小型商店。MedSource Technologies使用的模型的总长度约为17英尺。

托马斯说:“我们发现棒材进料器对于保持高生产率至关重要。他们所需要的占地面积只是一个必须事先计划好的问题。Mini-Rhinobar占用的占地面积很小,这是一个优势。”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