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协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京继续进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拥有量超过1300万辆,占世界新能源汽车总量的一半以上,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对于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孙世刚透露,通过电池驱动新能源车,燃料电池用于大巴士的重卡,动力电池主要以乘用车为主。目前,燃料电池相对慢一点,现在保有量是13000多辆,根据发展规划,2050年将达到10万辆。
锂离子电池面临四大挑战
在孙世刚看来,当前锂离子电池正面临四大挑战:一是资源受限。目前,我国锂电池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70%的锂依赖进口;二是能量密度接近理论极限;三是安全事故频发;四是极端环境的适应性不足,特别是在水下深海探测、升空探测等极端环境下,都需要更好的适应性。
孙世刚指出,在电池体系里,最核心是材料,更确切地说,是锂金属问题。用锂金属作为负极,高压高比容量材料作为正极,不可避免带来一些安全性的问题,所以需要在锂负极的保护方面,通过构建人工SEI膜,最核心的还是要抑制锂枝晶生长,能够找到相应的添加剂,有效的解决问题。
从提升电池的动力性能来看,材料结构非常重要。孙世刚举例说:“对同样的材料,调控层状正极材料的表面结构,强化锂离子传输过程,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孙世刚预测,我国新能源车是发展最快的,现在保有量已经超过1300万辆,预计未来会到1亿辆以上。这意味着,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使用寿命、极端环境适用性和降低成本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
电池包成本将降到0.3元/瓦时
“从电池包角度来看,2013年时每度电的价格是3200元,也就是每瓦时3.2元。今天磷酸铁锂电池包每瓦时价格是0.6元-0.7元。可以大胆预测,十年以后电池包的价格能不能减半呢?我觉得是很轻松就能实现的。”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 朱江明近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演讲时表示。
动力电池成本不断下降是未来的趋势。在朱江明看来,从十年的时间跨度观察,电池包的每瓦时成本将从0.6元降到0.3元。而随着未来电池效能的提升,以及充电设施的完善,未来主流的电动车搭载50度电池包实现400公里续航,能够满足一般消费者需求,而电池包的价格只需要15000元,电动汽车也将更便宜。
“零跑车一贯还是坚持以成本定价,没有品牌的溢价,这是我们的策略。”百人会论坛期间,朱江明在接受电池中国等媒体访谈时强调说道。3月1日,零跑汽车刚刚举办2023零跑新品发布会,正式公布2023款零跑全系车型价格,其中C11 EV售价15.58-21.98万元,C11增程售价14.98-18.58万元,直接将价格打到20万元以内。
这是一个非常有诚意的定价。按照朱江明的说法,C11的配置已接近或者超过30万、40万的B级轿车,豪华的燃油SUV的配置,包括它的智能化的功能、内饰以及底盘等。因此“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订单确实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单C11就达到了过万的订单。”
在朱江明的造车哲学里,汽车就是一种大众化的消费产品,未来应该是以成本定价,而不是以品牌定价。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他甚至预测,未来像C11这样的汽车售价将能够降到5万元,实现完全的亲民大众化。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电池关键原材料的碳酸锂价格,仍在持续下跌中。据上海钢联4月3日发布的数据,当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继续下跌,电池级碳酸锂下跌1.25万元/吨,均价报23.2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下跌1万元/吨,均价报19.5万元/吨。相较于去年11月约60万元/吨的高点,碳酸锂价格已“跌落悬崖”。
锂价下行提振市场消费
相较于年初约50万元/吨的价格,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腰斩,对此,3月30日,赣锋锂业(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从背后逻辑来看,当前锂盐价格下跌:一是下游变动、尤其是汽车厂商竞争激烈(燃油车价格战等);二是之前市场预计供应量有较大增幅,包括锂云母和锂盐湖,有供过于求的预期,导致锂盐价格走低市场开始观望,包括储能等需求也都在等待锂价继续下跌,从而出现了去库存的情况。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打压、炒作、经济下滑、行业去库存、周期调整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下游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的采购订单受到影响。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显示,虽然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4.6GWh,但是出货量却高达465.5GWh,远高于装机量。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新高,使得2023年行业去库存的压力大增。
对于锂价的下行,业内普遍认为,利好电池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新能源车企、电池企业成本下行,提振消费市场,从而也带动中上游需求。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3月30日在公司业绩会上表示,2022年碳酸锂价格上涨很快,以每辆车50公斤用量来计算,仅碳酸锂的成本就需要2万元以上。今年年初电动车价格战开启后,电池原材料反而降价,从最高的50万到60万元每吨降到30万元每吨,因此,每辆车降价1.5万左右。
广汽集团财务负责人王丹介绍,以70度电池为例,碳酸锂的价格每吨下降10万元,每辆车的成本就会下降4000元。
亿纬锂能3月3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一方面,可以降低电池厂的采购成本,作为锂电池中游四大件,正极材料成本占比较高,碳酸锂价格持续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伴随价格传导,下游客户预期可以享受成本下降的好处,优化产品定价,促进销量提升,从而反向促进电池厂的出货量。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Powered by 广东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