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动态

AI商业化脚步写代码、做表格是在”革“打工人的命?

来源:广东智造网 时间:2023-06-12 作者:智造人才网 浏览量:

ChatGPT API开放60多天,世界已经不是两个月前的样子了。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称GPT是“40多年来最革命性的技术进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高呼:“我们正处于AI的iPhone时刻”,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也说:“所有行业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从一个风靡全球的AI玩具到独具潜力的赚钱法宝,对话机器人ChatGPT仅仅用了不到半年。

近日,智东西全面梳理了市面可见的类ChatGPT应用,发现在办公软件、社交文娱、营销广告、家庭助理四大方向的15条赛道,AI大模型技术正出现落地的萌芽。其中不仅有国民级的Office工具、钉钉等协同办公平台接入大模型,还有来自办公、电商、家居、社交文娱互联网平台推出AIGC功能,甚至以智能汽车、AR眼镜为代表的实体终端也上了大模型,带来新奇体验。

                  写代码、做表格······AI商业化脚步是在”革“打工人的命?

AI帮做PPT、制表格、写代码,掀起打工人效率革命

3月16日,微软正式将GPT-4接入到Office工具,让Word、PPT、Excel、Outlook等人们常见的办公软件全都接入AI,打响了大模型解放“打工人”的第一枪。

而后,我们陆续看到协同办公平台、办公软件工具、用户管理系统、代码编程及数据分析应用都掀起了接入类ChatGPT技术的潮流,以较低的月费带来办公智能化体验。

1、协同办公平台接入“外脑”,输入关键词自动生成文档、PPT

微软于3月16日推出了AI版Office“全家桶”:Microsoft 365 Copilot,一夜之间刷新打工人对生产力工具的认知。而后,包括阿里、百度、字节跳动、WPS、谷歌等在内的玩家公开了协同办公平台接入大模型的情况。

首先来看看AI版Office“全家桶”。Word中,AI能秒出草稿,并根据用户要求增删文字信息和配图;PowerPoint中,AI能快速将文字转换成专业水准的PPT;Excel中,AI将数据分析变得轻松高效,能快速提炼出关键趋势;Outlook中,AI能给邮件分类加精,并自动撰写回复内容;协同办公时,AI能总结规划成员的工作进展、调取分析数据、做SWOT分析、整理会议核心信息。

用户要做的,仅仅是单击鼠标或者简单描述你对AI的要求。等待几秒钟,Microsoft 365 Copilot就会按用户的要求执行完任务。

微软打响了AI大模型接入办公平台的第一枪,而后国内外的各大协同办公平台也行动了。

先是4月11日,钉钉接入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用户输入一个“/”就能调动10余种高能AI能力,包括自动生成群聊摘要、辅助内容创作、总结会议纪要、草图变小程序等,为2300万企业提供智能转型抓手;同日,字节跳动旗下办公软件飞书发布视频,预告了其专属智能助手“My AI”,而另一协同办公龙头企业微信则暂无动静。

然后是4月17日,百度官微宣布文心一言大模型在百度内部全面应用在智能工作平台“如流”上,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思路构建、协作沟通、方案策划、代码编写等方面提升效率;同日,金山办公正式推出具备大语言模型能力的生成式AI应用“WPS AI”,包括文本生成、多轮对话、润色改写等功能,计划嵌入金山办公全线产品。

美国科技巨头谷歌直到5月5日才透露动向,宣布将其Bard AI工具提供给拥有谷歌Wordspace账户的用户,现已开放Workspace账户的访问权限。

写代码、做表格······AI商业化脚步是在”革“打工人的命?

AI协同办公平台成为云大厂“大乱斗”的第一战场。不过这些应用大多仍面向特定用户开放测试,因此广大用户要真正体验,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到时候,我们才能知道这些功能和真正的效率革命有多远距离。

2、“小而美”的AI办公工具,10美元/月体验文本“美颜”

“AI+办公”不仅是大厂的游戏,也是众多中小办公软件公司的机会。我们看到包括文档协同软件公司Notion、知名写作辅助工具Grammarly、热门文档编辑工具ChatPDF、知名PDF服务商福昕软件都推出了大模型应用产品,从更具体的切入点帮人们提高效率。

早在2月底,Notion就推出了基于ChatGPT的企服工具Notion AI,每个用户每月只需支付10美元,就可以让AI辅助总结会议记录、修改优化内容、生成表格清单、起草电子邮件等。Notion官方公告称,内测发现用到AI生成稿件的用户相对较少,AI改善写作功能被调用地更多,就像是美图领域的一键美颜一样。

知名写作辅助工具Grammarly上个月推出了一款名为GrammarlyGo的生成式AI工具。用户每月可以免费获得100次提示,每月支付30美元或年支付144美元,可以获得每日500次提示服务。

GrammarlyGo回复电子邮件的功能备受好评:它可以扫描一封电子邮件内容,对其进行总结并根据选定的语气起早回复,包括“有说服力的”、“友好的”、“外交的”等多种语气可供作者选择。但有用户反映它仍是一个需要改编的模板内容,结尾总是以“最诚挚的问候”结束,使得体验打折扣。

ChatPDF是另一个同期热门类GPT应用。如下图所示用户将200页以内的pdf文档拖入,ChatPDF马上就自己“读懂”了整个文章的内容。首先它能够生成一个摘要大致总结文档的要点,然后用户可以在对话框进一步追问更多问题,ChatPDF能根据文档内容进行回答。

这一应用面向三类场景:一是面向学生提供帮助,包括回答教科书、讲义及演示文稿中的问题,节省学习时间;二是面向工作群体,包括对财报、项目业务方案书、法律合同等文档快速提取所需信息;三是面向有奇思妙想的人,包括从历史文献、诗歌和文学作品中发现新见解和答案,开阔视野。

国内PDF文件行业也有类似动向。比如4月13日,全球PDF知名解决方案提供商福昕软件宣布,公司基于ChatGPT的新功能已处于部署阶段。

还有一些细分赛道国内玩家走在了前面。比如在电子签约行业,4月23日,国内电子签约SaaS提供商上上签推出行业首款AIGC工具哈勃(Hubble)。哈勃基于知名大模型企业智谱AI自研的千亿参数大模型GLM-130B打造,能通过连续对话帮客户实现对电子签约合同的检索,执行概况解读、重点识别、筛选标识、分类归纳相关功能。

3、AI成程序员编程伴侣,动动嘴皮子就能编程

ChatGPT不仅触及通用办公市场的大蛋糕,更潜入互联网、金融都不少行业办公赛道。

比如在互联网领域,微软旗下Copilot X、亚马逊CodeWhisperer,国内的华为云CodeArts Snap、创企硅心科技的aiXcoder XL等,都利用AI大模型算法辅助程序员编程,让他们动动嘴皮子就能写代码。

ChatGPT诞生之初就有很多程序员用它直接写代码,而后陆续出现了接入类ChatGPT技术的代码辅助工具,大大解放程序员。

先是3月初,中国开发者将微软的跨平台源代码编辑器Visual Studio Code(VS Code)与ChatGPT结合,从而获得AI指导编程服务,包括代码解释、找Bug等功能,插件上线仅几天就有数万次下载。

而后3月23日,微软旗下代码托管平台GitHub推出新版Copilot X辅助变成工具,接入GPT-4,新增聊天和语音功能,允许开发人员用自然语言询问如何完成特定的编码功能。

4月,其他云大厂也陆续跟进。比如4月14日消息,AWS推出AIGC全家桶,实时AI编程伴侣Amazon CodeWhisperer正式免费向开发者开放,能根据开发人员的语言指令和集成开发环境(IDE)中的先前代码实时生成代码建议,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经测试,使用者平均比不使用者完成任务的速度快57%,成功完成任务的可能性高27%。

而在国内,4月17日,华为云旗下的智能编程助手CodeArts Snap也在深圳一场“华为代码大模型的方案与应用”的主题活动中露面,据悉它能够智能理解代码逻辑,生成高质量的代码片段,并提供实时的错误提示与修复建议。

在这一赛道,国内创企也成果初现。比如aiXcoder(硅心科技)就比Github推出Copilot更早,并于2022年6月推出了国内首个代码生成预训练模型产品aiXcoder XL,支持由完整功能自然语言输入到完整编程语言的输出,3月底宣布将促进模型从百亿级扩展到千亿级。

商业化前提:中美AI的土壤有何不同?

新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潜力,与AI产业本身的发展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土壤足够肥沃,新技术的种子才能茁壮成长。

那么,中美在AI领域有哪些差异呢?

美国ChatGPT的个人化色彩

美国AI技术的创新性、前瞻性、原创性很高,因此很容易产生ChatGPT这样颠覆性的新技术产品,但产业应用的技术密度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美国的AI技术创新在初始阶段是非常活跃的,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变得“不够性感”,这种活力也会逐渐下降,这个时候,没有来自产业侧的丰富创新,会直接影响新技术的继续发展。就拿深度学习来说,中国庞大的ICT产业生态、各行各业应用者将这一技术在各种场景中用出了花,造就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业态。

目前来看,OpenAI打造的ChatGPT也沿着上述路线发现。

写代码、做表格······AI商业化脚步是在”革“打工人的命?

在初期,创新很活跃,但缺乏产业力量的参与,更多是与现有的互联网产品进行整合,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服务与行业应用的结合不够紧密。

比如,目前微软已经推出的由 ChatGPT 提供技术支持的高级 Teams 产品,做的事有生成会议记录、记笔记、起草工作邮件等,旨在帮助员工解决大量重复、机械的文书工作。

而谷歌想做的搜索引擎,微软已经改造的必应bing,将ChatGPT整合为AI助手,帮助用户自动化筛选,获得更好更完整的答案。如果没有AI,用户自己在互联网数据之海中筛选并判断哪些信息有用,是很麻烦的。

尽管很多美国学校开始严禁学生使用ChatGPT做作业,但这项新技术还是可以在教学场景中发挥正向作用。根据Study.com的调查,有21%的老师开始用ChatGPT辅助教学,包括提供写作提示、制定课程计划、教授写作风格(生成范文)等。

可以看到,这些ChatGPT都是对现有应用的升级、迭代乃至于颠覆。这就容易导致两个问题:

第一,个人服务的定价能力模糊。与现有产品的结合很难证明技术带来的价值,用户愿意支付的费用也是有限的。

第二,个人服务对于技术表现要求很高。目前ChatGPT还有一些技术限制,无法应对复杂的问题和对话,一旦用户体验不佳,就不愿意付费了。

而ChatGPT也知道这个问题,看来不是OpenAI不想变着花样卖给企业,而是真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围绕AI技术展开应用创新的产业条件。

中国ChatGPT的后进之路

中国发展ChatGPT的一个特点是,美国能做的我们也能做,美国不能做的我们还能做。

就拿ChatGPT的产品化应用来说,搜索引擎也好,聊天机器人也好,办公软件升级也好,这些互联网产品中国哪个都不缺,甚至更丰富。所以,但凡美国AI公司能将ChatGPT落地的产品,中国ChatGPT都不会缺席。

就连ChatGPT在列举中美ChatGPT的商业化应用时,所给出的答案都是大同小异。所以着急的看官们,其实根本不用急。

而很多中国可以应用ChatGPT的场景,是近两年来中国AI产业界逐步摸索出的,具有很高的独特性。

比如说,ChatGPT与大型政企,尤其是金融行业、政务服务等应用的结合。

近两年来,中国数字经济的速度和规模超乎想象,金融行业的数字基础好,往往走在新技术应用的最前端,深度学习、因果AI、区块链、知识计算、数字人等新技术,已经形成了很成熟的行业应用化路径。各级政府对于数字化服务的积极性也很高,日常工作中存在大量文书、文本工作,很多村官被成为“表哥表姐”,这些重复性工作用ChatGPT可以很好地提升效率。

中国AI创新产业生态,驱动新技术的行业应用快速转化。一般来说,OpenAI这类创新型平台公司负责研发大模型,再将API接口开放出来,方便ISV服务商/中小开发者,结合行业知识和数据,打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产业侧的庞大个性化需求。

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国已经围绕AI开发平台,形成了数个繁荣的AI创新产业生态群落,比如飞桨、昇腾,这意味着中国ChatGPT出现之后,可以很快与行业相结合,出现在垂直领域效果更好、更加专精的模型。

显然,相比个人应用,面向千行百业的产业化应用营收面更广,商业化潜力也更大。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中国ChatGPT在技术强度上,短期内还和美国有一定的差距。

就连谷歌第一次试水都大翻车,中国ChatGPT受限于高质量数据、顶级人才储备、调参能力等,在性能表现上肯定没有OpenAI的原版ChatGPT好。

不过,就连原版ChatGPT都对中国公司打造出高水平的LLM抱有信心,我们何妨多给中国科技企业一点时间和宽容呢。

ChatGPT终将迈出商业化的下一步

据OpenAI预测,随着ChatGPT成为吸引客户的重要工具,其收入将会快速增长。该公司预测2023年收入为2亿美元,2024年收入将超过10亿美元。

但《财富》杂志披露的数据显示,OpenAI公司去年的收入预计不足 3,000 万美元。但计算和数据支出预计达到 4.1645 亿美元,人工支出 8,931 万美元,其他非特定营业费用为 3,875 万美元。其在 2022 年的净亏损总计为 5.445 亿美元,不含员工股票期权。而 ChatGPT的发布可能快速增加该公司的亏损。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在 Twitter 上与埃隆·马斯克互动时表示,用户与 ChatGPT的每次互动,ChatGPT Equivalent服务的预计云计算成本达到0.010美元/次。

美国马里兰大学Tom Goldstein直言,OpenAI即使在合作伙伴微软的帮助下,成本也不会便宜。根据Tom Goldstein的粗略估算,ChatGPT每天成本消耗或达到10万美元。

具体成本与收益如何计算,目前并未见官方披露,但海外一位名为SunYan的作者,针对大型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算了一笔经济账。他指出,为拥有1000亿美元以上搜索收入的现有搜索引擎添加此功能可能意味着100多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他同时指出,培训LLM(即使是从零开始)对大公司来说成本可能并不高昂。从利润角度来看,粗略估计,在现有搜索成本结构之上,以LLM驱动的搜索成本目前约为当今估计广告收入/查询的15%左右,而其他新兴的LLM驱动企业利润丰厚:使用LLM生成文案的Jasper.ai可能有75%以上的毛利率。

起初,ChatGPT免费面向大众,获取更多用户反馈以进行进一步优化。近日,根据OpenAI官方主页信息,ChatGPT即将推出付费订阅版ChatGPT Plus,每月收费20美元。

未来,ChatGPT的商业化道路如何走,浙商证券相关团队在分析时给出了一些思路,虽然AIGC的盈利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但产品融合模式或为行业打开思路。B端变现路径更为多元、成熟,广告和营销等行业均有可想见的应用情景,付费的可能性和水平相对更高。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