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染料价格的持续下探,染料行业今年呈现出“寒气逼人”的景象,上市公司业绩纷纷“飘绿”……难道是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染料行情终于要“解冻”了?
1、压力升级 公司业绩普遍下滑
“一哥”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7%,保持增长态势,但净利润大幅下滑43.56%。
老牌上市企业浙江吉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是营收、净利双降。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1.43亿元,同比下滑1.57%;净利润亏损1401.9万元,同比减少110.04%。
此前业绩一路高歌猛进的安诺其集团也停止了前进的步伐,上半年实现营收4.5亿元,同比减少17.99%;净利润为4683.93万元,同比减少26.77%。
去年才上市的“新人”杭州福莱蒽特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几近砍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2亿元,同比下降4.13%;净利润为5644.99万元,同比下降45.47%。
半年报业绩既是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体现,也是整个行业上半年经营状况的缩影。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秘书处近期发布的行业调研信息指出,2021年以来,染料行业利润总额增速开始出现大幅回落,全年利润总额总体为负增长。2022年,部分染料上市公司利润严重下跌甚至亏损,染料行业出现疲态。
企业普遍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通胀压力不断累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加之国内受多点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染料行业下游终端需求减少,利润率大幅下降。
“今年受疫情影响,染料价格始终偏低,在国外市场销售情况也不理想,但是国内市场订单量比往年多。我们希望通过国内订单的增加,争取做到销量与去年持平。”永光化学集团展位负责人崔山山说。
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政坦言:“国内染料企业近几年产能持续扩张,导致染料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加剧了国内染料市场的竞争。企业相互压价,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我们将根据市场及行业发展趋势适时应对,不断优化产能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逐步恢复市场地位。”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半年报中指出,虽然今年公司主营业务受到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终端消费意愿减弱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所降低,但公司正在通过开拓新渠道,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确保公司稳定经营。
2、染料“红海”
2018-2020年中国染料产量出现连续三年下降:2017年为99.2万吨,2018年为81.2万吨,同比减少18%,2019年为79万吨,2020年为76.9万吨,三年减少了22.3万吨。2017-2021年行业产量年均增长为-3.6%。
上游原材料价格猛涨,而产成品价格低位徘徊,企业营收压力增大: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染料行业销售收入大幅下滑至609亿元,同比下降11.52%。2021年全球通胀使得石油及大宗化学品价格节节攀升,染料行业虽有一定回暖,但好景不长,俄乌战争等因素使60多种化工原料在2022年2月份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翘上了天,吨价上涨万元已成常态。成本和需求端双重挤压,为保证出货量,成品染料价格只能保持微利状态,价格战硝烟再起,价格下行的隧道看不到尽头。
2021年国际市场需求回暖,而染料进口使国内市场压力增大。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染料进口5.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4%,特别是上半年猛增50%以上;染料进口的国家和地区增至37个,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原料以及人力成本更加低廉,与国内染料相比有较大价格优势。2021年中国从土耳其的进口增长101.3%,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也分别增长50.6和72.6%。进口增大加剧国内染料市场竞争,企业处境更加艰难。
未来产能严重过剩、供求失衡将持续加剧。近20年来,中国染料年产量从2000年的25.7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85.6万吨,但中低端产能占比较大,染颜料工业的大部分产品目前已供过于求。和疫情影响下终端需求的大幅萎缩,致使整个染料行业出现疲态。
但产能还在急剧扩张。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有机颜料已建、在建和拟建能力超过二十余万吨,染料也有几十万吨,一些大宗中间体及印染助剂也都在扩张产能。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蓬莱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富海集团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2021年6月签订了关于山东嘉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7.2万吨染料及中间体项目投资合同,总投资22亿元;乌海市海南区乌海青石化学有限公司在乌海市海南西来峰工业园区内建设年产5万吨高牢度分散染料及配套中间体项目,总投资8亿元;宁夏中盛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8万吨绿色环保染料项目已逐步开始投入市场……随着这些产能释放,行业竞争可能将加剧。
3、创新峡谷
中国染料行业企业众多,多数是低技术含量、小厂林立和分散布局的“低小散”,一些企业沿用了数十年不变的老工艺、老装备,产品质量不稳定、收率难于达到要求。业内一些仅有几台反应釜就组织生产了。
国内安全环保要求日趋严厉,染料行业在生产装备升级、环保技改、数字化改造等方面的投入与日俱增,但投入加大遭遇行业效益“天花板”不升反降的窘境。2019年-2021年,染料企业销售收入三年平均增速为-4%,利润总额三年平均增速为-9.4%。2021年以来行业利润增速断崖式走低,2022年一季度部分染料上市公司利润严重下跌甚至亏损,业内少见。大量中小企业停产整顿,行业开工率处于历史低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为269.06亿米,同比降低5.52%,降幅连续3个月呈现扩大态势。1687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亏损户数为593户,亏损面为35.15%,同比扩大5.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17.64亿元,同比增长50.78%。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进入5月后,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向好,在国家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支撑下,印染企业产能逐步释放,5、6月印染布产量连续两个月实现回升,环比分别增长6.29%和0.3%。
“染料企业在积极寻求市场机遇的同时,应谨慎维持低速运行,平稳渡过这段比较困难的时期。”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建议,全行业要调整产业结构,有序竞争。同时,各企业要加强管理,苦练内功,尽最大努力降低物耗、能耗,减少“三废”排放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特色产品,减少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危害。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Powered by 广东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