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机械/自动化

高通推出RB5机器人平台 帮助无人机在狭窄空间快速导航

来源:广东智造 时间:2022-11-28 作者:dwp 浏览量:

6月18日消息,高通公司发布了RB5平台,该平台面向未来的消费者和企业级机器人设备。为此,它基于QRB5165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处理这些机器期望的成像传感器,数字信号,机器学习和AI功能。它还支持包括5G在内的最新连接。

该平台的Qualcomm QRB5165处理器专为机器人应用而定制,提供了强大的异构计算架构以及领先的第五代Qualcomm®AI引擎,可提供每秒15 Tera运算(TOPS)的AI性能,以运行复杂的AI和深度学习工作负载。该处理器还使用新的Qualcomm®Hexagon™Tensor Accelerator(HTA),功能强大的图像信号处理器(ISP)(支持七个并发摄像头)和专用计算机,在受限的功率预算下,在边缘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机器学习(ML)推理。用于增强视频分析(EVA)的视觉引擎。高通机器人技术RB5平台通过配套模块支持4G和5G连接速度,有助于为机器人技术和智能系统中5G的普及铺平道路。

8cc2971c94da8e3f1f498d174e58999e.jpg

借助Qualcomm Robotics RB5平台和Qualcomm QRB5165处理器,该公司可提供各种设计产品,包括现成的模块上系统解决方案和灵活的板上芯片设计。该解决方案有多种选择,包括商业和工业级温度范围,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直至2029年的选择。

“Qualcomm Technologies是全球领先的无线技术创新者,在AI,移动计算和连接方面拥有强大的基础。通过将其根深蒂固的移动系统专业知识应用于机器人行业,Qualcomm Technologies有助于实现更强大,安全, Qualcomm Technologies,Inc.业务发展高级总监兼自治机器人,无人机和智能机器负责人Dev Singh说道。“借助Qualcomm Robotics RB5平台,Qualcomm Technologies将帮助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一系列机器人技术领域,例如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交付,检查,库存,工业,协作机器人和无人机(UAV),从而实现了工业4.0机器人用例,并为无人机交通管理(UTM)空间奠定基础。”RB5平台的设计有载板和系统模块板两种形式。SOM包含实际的SoC以及核心元件,如RAM、NAND存储芯片、为SoC供电的PMIC和电路板元件,以及Wi-Fi/BT模块。该模块位于载板上,在本例中,高通机器人RB5载板具有大量的连接性,支持4x HDMI输出、通过SDIO的SD卡插槽、USB 3.1集线器、USB-C连接器、千兆以太网、用于连接显示器和摄像头的DSI和CSI连接器,以及各种其他通用I/O。我们还看到包含两个通道的PCIe。

在工业和非工业市场上,对机器人和类机器人设备(无人驾驶飞机或无人驾驶飞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明显的需求。因此,他们的OEM可以从其这些类别中即将推出的模型所基于的最新平台中受益。高通公司正在利用新的RB5平台来吸引观众,该平台将取代RB3,而RB3可以在当今的一些自动机器中找到。

其新推出的替代产品可能会通过Qualcomm QRB5165处理器进行改进,该处理器是2020年在高端智能手机中使用的Snapdragon 865 SoC 的变体。因此,它集成了机器人或无人机所需的所有组件。在执行预期任务或用例的同时导航周围的世界。

它们包括用于各种功能和输入的数字传感器处理器(DSP),包括来自音频传感器的那些功能和输入。需要注意的是,在865处理器中还发现了相同的Qualcomm Spectra 480图像信号处理器(ISP):毕竟,有些机器人拥有的摄像头与手机一样多。

OEM还声称RB5平台可以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并推断出可以实现现代自动机。它使用AI引擎(适用性能达到15 TOPS),OEM的Hexagon Tensor Accelerator和EnhancedVideo Analytics来实现。

该RB5也从它的前身,它支持中脱颖而出5G。此外,新平台还支持远程Wi-Fi,Wi-Fi 6,Bluetooth 5.1和4G / LTE。高通公司的这种新产品已经被包括TDK和96Boards.AI在内的一系列合作伙伴采用,他们将把它构建到新的和即将到来的机器人项目中。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莞太路南城段1号203室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