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无人机新兴大国,中国凭借着多种自研无人机在国际上打响了自己的名声,而中国的无人机发展也处于变革之中。近日,中国有一款无人机引起了外界的注意,因为其动力装置在中国无人机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更有人直言,这或许将是中国舰载无人机的未来。
12月26日消息,一款由天津无人机制造商开发的一款名为飞眼-36(FY-36)的无人机成功经过了大功率变载、冲击振动、低温环境等多方面测试,并且这款无人机实现了12小时的续航,而开发人员则表示,在这种无人机的出现将“改变游戏规则”。
飞眼-36无人机是一款结合固定翼与四个垂直螺旋桨的无人机,采用垂直起降的方式,其重量有15公斤,能运载3公斤的物体,速度巡航时速为90公里/小时,可以执行一些如电力线检查,搜索和救援任务,同样有作为军事的用途,而这款无人机最突出的是其直接采用了甲醇燃料电池作为无人机的燃料来源,这可以说是我国无人机发展,乃至新能源电池发展的一大突破。相比较与同体积的锂电池,甲醇燃料电池让无人机的续航提升了3倍以上。
实际上甲醇电池的原理并不复杂,当无色甲醇流过电池时,其分子会被催化剂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过程释放出大量电子,理论上甲醇可以存储的电能量是锂离子的70倍,不过在此之前,甲醇电池一直没得到推广的一大原因就是其稳定性不佳。
因为,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效率低下,甲醇转化的电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空气温度。但中国的工程人员花费了数十年的努力终于越过了这一大障碍,飞眼-36无人机也是经过了15次左右的试验才达到续航12小时的效果。
据获悉在最近试飞当天,地面温度降至冰点,空气流动很大,环境条件很不利,而飞眼-36无人机则成功克服了极端天气成功试飞,这代表了我国在甲醇电池无人机的新突破。那么这种甲醇电池无人机是否正如开发人员所说,将改变游戏规则?很多人表示,这种甲醇电池结合无人机的技术,可以考虑成为中国未来航母舰载无人机的设计方案。
在中国的国产航母服役之际,其航母的基础配套同样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虽说现在主要围绕着中国的新型舰载机展开来讨论,但随着无人机的发展,同样不能忽视舰载无人机的作用。而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设计的无人机又能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甲醇燃料电池高续航能力保证了无人机能执行长时间的作战任务,可以为中国航母缺乏预警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成为航母编队的哨兵,而当中国拥有了舰载预警机之后也能与舰载预警机形成远近侦查搭配;此外其抗风能起能有利于适应海上的风浪;而垂直起降则不需要占用多少的空间;此外甲醇燃料电池设计简单,不需要在航母上安装复杂的充能设施;飞眼-36无人机的载重潜力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发掘,为中国的舰载无人机加油机提供基础。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Powered by 广东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