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69-8372221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资讯

小米与特斯拉的双向跨界哪个更靠谱?小米“输血”造车两年成效又怎样?

来源:广东智造网 时间:2023-06-17 作者:智造人才网 浏览量:

小米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22年实现总收入2800亿元,同比去年(3283.09亿元)下跌15%左右;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85亿元,同比(220.39亿元)降61%左右。这也是小米罕见出现营收、利润同比双双下滑的情况。

究其原因,除小米所说的“全球手机大盘需求受到外围因素打压”之外,品牌持续为智能汽车项目“输血”,也是利润下滑的核心原因。

特斯拉带领起的降价潮,被蔚来继续推高,全系降价3万元的操作惊掉了一地下巴,而距离正式量产还有不到一年时间的小米汽车,正在努力走出各种“谍照”的传闻,公司上下不断向外界释放明年量产的信息。

就在这种关键时刻,小米的基本盘遭遇剧烈震动,TrendForce集邦咨询在6月7日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机产量报告显示,小米的市场份额已经从巅峰时的全球第二,一路跌到了全球第四。

1、手机绷不住了

                                小米“输血”造车两年成效怎样?小米与特斯拉的双向跨界哪个更靠谱?

前不久发布的小米一季度财报显示,小米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94.77亿元,同比下降18.9%;实现经调整后净利润为32.33亿元,同比增长13.1%。

作为占总营收达58.8%的手机业务,不仅没有逆转行业颓势,反而成为了行业内衰退得更明显的存在。2023年一季度,小米集团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40万台,同比下降21.1%,收入为349.85亿元,同比下滑23.6%。

仅就国内市场而言,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小米继续被荣耀超越,以13%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五,22.9%的同比跌幅也是国内最高。

从IDC的这份数据报告可以看出,国内手机市场规模在整体缩水,同比下滑了11.8%,即便是位于龙头的OPPO也出现了8.8%的下滑。

在当下这样的行业大盘之下,能给予个体发挥的空间早已不如当年,小米一度期盼的手机高端化势必被多处掣肘。

从2016年首提全面屏概念卖到3999元的小米MIX,到2019年推出的“小米+Redmi”双品牌战略,小米一度在高端市场的厮杀中抢下不少份额。雷军也在去年初的小米高端化战略研讨会上放下狠话,“产品和体验全面对标iPhone,3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以折叠屏为例,小米的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3.2%,到一季度已跌至5.6%,来源:IDC

然而小米10出道即巅峰,全球首发骁龙888的小米11深陷“烧主板、WIFI失灵、黑屏故障”的质量事件,难言亮点的小米12、小米13,也就更难受到市场认可。

根据IDC2022年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苹果在二季度中国600美元(约合4200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中,约占有70%的市场份额,华为、vivo分别占10%,荣耀占到了7%,小米则从2021年底的5%降至3%。

2、雷军亏得起

对于寻求风口,雷军有着非同一般的商业嗅觉,那句“风口论”至今被无数创业者奉为圣经:“创业,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风口站对了,猪也可以飞起来。”

眼见整个手机大盘增长即将见顶,雷军果断选择跨界入局造车。“智能汽车是当下的风口,也是未来智能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与个人移动设备和居家环境一起组成了完整的智能生活场景。”

2021年3月,小米正式宣布造车,表示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7亿元)。

在造车的发布会上,雷军意气风发,指出小米截至2020年底,有1080亿元现金余额,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公司亏得起。此时小米公司的市值,也来到了巅峰的9000亿港币。

                                小米“输血”造车两年成效怎样?小米与特斯拉的双向跨界哪个更靠谱?

据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亿部,同比增长24%,是2015年以来的最高增长。而小米该季度的出货量为4900万部,市场份额15%,高于一年前的10%,已经连续第二个季度位居第三。

同年第二季度,小米干脆超越了苹果,成为行业老二。调研机构CanalysResearch发布的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以17%的份额超过苹果的14%,攀升至全球第二位。

现在复盘来看,小米手机业务的巅峰颇有“帝国斜阳”之味,整体行业的颓势似乎不可逆,雷军在手机业务的巅峰时刻入局新能源颇有转型调头的前瞻味道。

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0%;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也停止增长,同比下降约10.2%;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3.2%;

来到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全年出货量不足12亿部,连续四个季度下降,市场整体下降12%;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时隔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再次回落到3亿以下市场大盘。

彼时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走出“至暗时刻”,这三家公司在2020年均实现毛利率由负转正。似乎,雷军要再一次立于风口之上,并且相比上一次的手机创业,这一次雷军的底气更足。

宣布造车两年之后,小米去年在汽车业务上投入了31亿元,现金依旧充足——对比2020年底的1080亿元,截至2022年底仍有943亿元的现金资源总额。

只不过,后续的事态发展有些不可控,似乎超出了整个新能源产业的预料,千亿的投资规模在混乱的局势下难以掀起太多波澜。

3、小米造车VS特斯拉造手机

小米造车与特斯拉造手机,哪个更靠谱?

看到这个话题,我想起来了一句话;围城里的人想出去,围城外的人想进来;一个是做手机想要进入汽车市场;一个则是做汽车想要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但是目前来说小米要做汽车已经开始行动,小米造车相对关联度更高,因为小米已经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领域有一定的积累和经验,而且汽车行业也正在向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这与小米的技术和产品方向是相符的。但是,无论是小米还是特斯拉,都需要在新领域中面临很多挑战和风险,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不过特斯拉做手机,其实是很难理解的!因为特斯拉的核心业务是电动汽车和能源解决方案,而手机市场已经非常饱和,竞争也非常激烈,进入这个市场的门槛也非常高。而且手机市场相对都处于下滑阶段了。当然一直来也是传出一些消息,也并没有确切收到特斯拉开始进入手机领域的确切信息。

如果真的要比较小米造车和特斯拉造手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市场需求:

汽车市场和手机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都不同。汽车市场的需求和潜力更大,但是竞争也更加激烈,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和品牌实力。手机市场的需求已经相对饱和,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是进入这个市场的门槛也非常高,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技术实力:

小米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经验,但是汽车制造需要更加复杂和高端的技术,需要具备更高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和能源解决方案领域已经有了很高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但是手机制造需要更加细致和精密的技术,需要具备更高的生产和供应链能力。

品牌影响力:

小米在国内市场已经有了很高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口碑,但是在汽车市场上还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用户认知。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成为了领军品牌,但是在手机市场上需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用户认知。

综上所述,小米造车和特斯拉造手机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真的要比较可能性和可行性,小米造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汽车市场的需求和潜力更大,而且小米已经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领域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经验。

对于小米造车而言,新能源整体规模的壮大是利好消息,但在格局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小米汽车一经问世就要被迫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对于一个新生品牌来说,无疑是地狱难度开局。

此时此刻,作为公司基本盘的手机业务出现动荡,无形在逼迫雷军提前出手新能源。已经把一半精力投入到小米汽车之中的雷军,只能正面硬刚这场行业内卷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

1、本文由入驻智造人才网资讯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造人才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布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热门话题
推荐文章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智造人才网 粤ICP备2022085165号 公安备案号44190002004849

地址:东莞市横沥镇新城工业区兴业路121号 EMAIL:qiufukang2007@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4849号

人力资源证: 第1928000123号

Powered by 广东智造

用微信扫一扫